關於觀賞極光,適合的地點其實不算少
除了熱門的加拿大黃刀鎮、阿拉斯加的費爾班之外,北歐的挪威、瑞典、芬蘭也都各自有觀賞極光的知名場所
甚至想挑戰一些的,冰島或格陵蘭的極光,也是相當值得試試
南半球的澳洲塔斯馬尼亞,以及紐西蘭的南島最南端,也都有機會在七八月份看到南極光
總之,極光觀賞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單調,如果你願意,每年都可以挑一個不同的地方觀賞極光
因為是第一次看極光,為了追求能看到極光的最高機率,考量到交通等各項因素,我選擇了加拿大的黃刀鎮(完全不需要開車)
接著在極光討論版找到了二名有志一同的朋友,一同前往這個加拿大最寒冷的小鎮,黃刀鎮
從日本東京經由溫哥華、卡加立的轉機,抵達黃刀鎮已經是當地晚上七點左右的事
因為是第一次到零下三十多度的地方,下飛機之前還特意的穿了很多衣服
短時間,穿自己的衣服還不成問題,讓人稍為鬆了口氣。(應該是天生耐冷也有關係)
抵達了住宿的 Discovery Inn,另一名同伴早已在房間等候
我們利用了短暫的時間到旅館附設的餐廳用晚餐,緊接著就是第一晚的極光拍攝
Aurora Village 算是黃刀鎮當地最大規模的旅遊公司,觀賞極光的地點是他們私人所有的土地
其特色是有原住民的帳篷,除了讓遊客在裡頭取暖,也適合作為極光拍攝的前景。
如果對於曝光有潔癖的人,可以來玩黑卡,但週邊會更黑就是了,我個人是放棄不用
由於剛抵達就看到極為壯觀的極光,很興奮的開始了極光拍攝
大抵上,ISO1600、F2.8、8~15秒、色溫3600K,是多數建議的拍攝基準值
但這也要看極光的強弱來調整,有時候,極光很弱的時候,得曝光30秒才有像樣的畫面
聽說也有人把ISO拉高,藉此縮短曝光時間或縮小光圈,換來形狀較為明確,或前景較為清楚的畫面
不過我個人對於ISO1600以上的雜訊實在無法接受,但或許隨著相機科技的進步,這類的拍攝手法會越來越好也說不定
而當晚,除了強烈的極光舞動,也出現了月亮(不是太陽)
第一晚就這麼好運,實在是讓人非常興奮。應該要試試其他鏡頭才拍攝才是,不過,零下35度換鏡頭,會是一大挑戰。
附帶一提,Aurora Viilage 的防寒用具,包括了一件極厚重的外套(Parka),一件厚鞋,一件雪褲,以及一雙拳擊手套。(笑)
雪褲在台灣也能買到,但是外套跟鞋子卻買不太到
至於那沒有五指分明的拳擊手套就完全派不上用場,因為這樣子會沒辦法拍照
所以我是套上二雙手套,僅管這樣子可以拍照了,雙手卻很容易凍僵,需要偶爾進入室內烤火
而如果你要徒手換電池,那更是一大挑戰,如果脫掉手套,大概不用二分鐘,雙手就會凍到快沒知覺
結論,買一台好相機吧!我的 Canon 7D幾乎拍一個晚上都不用換電池。(約三個小時多)
換作是一般數位相機,大概30分鐘就快沒電了,你也不會想要挑戰徒手換電池
此外,腳架也建議要買「即使套了二層手套」也能順利拆卸的款式
總而言之,能不脫手套,就不要脫手套
或許,極光強勢來臨之後就一定會變弱,我們的第二晚及第三晚反而沒有壯觀的極光可拍
第二晚換上魚眼鏡頭,還勉強有拍到,但極光出現的時間極為短暫
第三晚更是弱到不像話,直接就躲在帳篷度過一夜,無限的喝熱可可。(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