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正因為昨天無所事事,半夜二點,我居然醒來了,正巧,看見了窗外的黑夜

我在伊盧利薩特從來沒看過黑夜,即使有黑夜,我也早已睡了,醒來時也早就天亮了 (即使是凌晨三點)

一個晚上 11 點才準備要日落的國度,你覺得什麼時間會是天黑的?也許就差不多是凌晨一二點吧

一時興起,決定起床拍一下黑夜的模樣,腳架唯一在格陵蘭使用的時機也只有這種時刻了

沒想到,這時才發現 7D 使用的快門線,居然跟 500D 是不相同的

真幸虧二台機身都帶著,改用 500D 來拍夜景,然後分別嘗試三十秒、一分鐘及二分鐘的差別

這還真是一個無聊的夜間小插曲。。。繼續睡覺去

早上起床後,依舊是個下雨天,我還真是倒霉到不行,也就只有待在西西米特二天而已,結果二天都下雨

然而,我也不能因為這樣,就無所事事的再睡完這一天吧,看來雨中散步是免不了的

說到西西米特這個城鎮,唯一比較值得參觀的是 Sisimiut 博物館,也是這裡最古老的地方

博物館是一群包含了許多種類的建築群,其中有二十世紀初期的泥煤屋 (peat hut)、藍色的教堂等等

裡頭則收集了 1902 年至 1922 年之間的工具及家庭用品、手工製品、繪畫、家庭用品及人種誌相關物件的收藏

戶外則有十八世紀遺留下來的獨木舟

由於博物館十點才營業,我等到時間差不多了才緩慢的從 YH 出發

在制高處的紅色教堂可以略窺這海港山城的風景,以及下方的博物館群,包括了藍色外觀的教堂、黃色房屋及泥煤屋等等

比較醒目的這棟黃色房屋,建造於 1756 年,是當時作為西西米特地區貿易及捕鯨業的中心

而那看似很古老的、由石片及泥土所砌成的泥煤屋,其實它是在 1993 年為了重現二十世紀格陵蘭的泥煤屋而建造的

如果從略為模糊的玻璃窗向內觀望,裡面連同了當時相關的傢俱陳設都一併重現了

說實在的,我真的很討厭下雨天出門,會不會淋濕是一回事,拍照真的很不方便

既然是下雨天,當然不會想一直待在戶外,在這個時候,博物館就難能可貴的成了一個好去處

主棟,也是博物館的售票處及主要的展示場所,在二樓陳列了許多早期的照片、文物以及建築模型

這棟建築本身也很古老,是在 1846 年建造的,曾經是殖民官的住所

那麼,到二樓參觀吧,底下說明一些二樓展示品的概要,有建築的演進以及獵捕海豹的方式

首先,是伊努特人早期夏季的住所,也就是極為簡易的帳篷

週圍的土牆類似前面所看到的泥媒屋形式,附有簡易的煮飯區域

這剛好補足了先前在伊盧利薩特的露天博物館,所沒有看到的夏季住所的樣貌

而到了十八世紀,發展出具有木頭架構的草皮屋,外牆則仍屬於石塊、泥土所砌成,但具有窗戶

這類型的房屋,一直到十九世紀初期,都算是很普遍形式的房屋

至於接下來的這個建築模型,其實它就是戶外那棟 1756 年黃色建築的架構解說

可以發現它是以木頭為主體架構,包括外牆;此外多了煙囪,內部也有隔間的設計

最後一棟,內部看似有著許多較為現代化設施的房屋,則是早期殖民管理者所居住的場所

那麼,接著再來看看到底伊努特人是如何獵捕海豹的,大致可分成四種方式

第一種,是在冬季時,等候在海豹換氣的洞口獵捕海豹

這種方式,跟北極熊捕捉海豹的方式是相同的,只是北極熊沒有獵叉而已

海豹雖然是水中生物,可是卻需要換氣,如果可以不用換氣,那也不會被北極熊抓了

第二種,我猜也是跟北極熊學來的,在飄浮的海冰上等候海豹

但我在想,這種方式的成功機率應該不是很高,頗為守株待兔的一種方式 

第三種,就是駕著獨木舟主動出擊了

不過據說海豹的游泳速度很快,到底划獨木舟能追得上海豹嗎?又或是另一種守株待兔法的形式?

最後一種,是在海豹可能出沒的海岬等候

這。。。有沒有發現原來獵海豹挺沒效率的,多半都是等待海豹出現

其實,北極熊也是如此,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Doscovery 頻道

即便是看似最有希望的第一種方法,北極熊也不見得每次都能抓準時機一擊命中 (也許人類準得多)

而人類遠不及北極熊的,大概就是北極熊有超強的嗅覺能力,可以主動追捕海豹

不過無論是伊努特人或北極熊,獵捕海豹的最佳季節都是冬季,有了海冰,較容易捕捉到海豹,夏季則較困難

這間主棟的博物館,館藏並不算多,但我想要收集這些早期文物或其資料應也不容易

照片的部份也都很難得,比方伊努特人於殖民時間在工廠工作的情形,裡面的伊努特人都還是穿著當時傳統的伊努特服裝

現今的伊努特人平時的穿著已跟其他人沒什麼差別,也許只有在特定的節日才會穿著傳統服裝了

除了主棟,我還另外參觀了其他棟的展示,主要陳列的是當地藝文工作者的作品,有藝術品、現代服飾、畫作等等

不過這些比較現代的東西,我就比較沒有興趣了

在參觀完博物館之後,我按照地圖的標示,繼續步行前往 Teleøen 遺址,據資料,它是屬於 Saqqaq 時期的文化遺址

不過這一路上,除了幾隻格陵蘭犬以及掛著門頂的馴鹿頭骨,我並沒有發現什麼類似遺址般的事物

我想這大概又是得靠學有專精的嚮導來帶領才能夠查覺的吧

既然如此,只好藉由網路資料來補充一些 Saqqaq 薩卡文化的知識

薩卡文化是一種古愛斯基摩文化,它是在格陵蘭南部最早被考古所發現的文化,約存在於西元前 2500 年至西元前 800 年

它與格陵蘭北部的 Independence I 文化共同存在於相同的時期裡

之後,Saqqaq 文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格陵蘭北部的 Independence II 文化與西部的 Early Dorset 文化

在 Saqqaq 文化中遺留下來的工具 Inuk 上頭發現了古愛斯基摩人的基因,其基本特徵應是擁有棕色的雙眼、黑頭髮以及鏟狀的牙齒

約是生存在四千年以前,並且跟東北部的西伯利亞人有關係

根據研究,古愛斯基摩人並不是現代 Kalaallit 人的祖先,而是與處克其族 (Chukchi) 及克亞克族 (Koryak) 較有關連

薩卡人能適應極寒冷的氣候,居住在小帳篷裡,以狩獵海豹、海島及其他海洋動物為生

至於 Dorset 文化,也是古愛斯基摩的文化,發展時間約在西元前五百年至西元1500年,早於北美洲極區的伊努特文化

由於 Dorset 時期的人無法適用中世紀的溫暖氣候,於是在之後被 Thule 人所取代,而 Thule 人是由現今阿拉斯加地區所移民過來的

在伊努特的傳說中,曾講述到他們驅逐的人們,稱之為 Tuniit / Sivullirmiut,據聞 Sivullirmiut 是又高又壯的巨人 (相對於伊努特人而言),但是膽子很小

有學者相信,Dorset 以及後來的 Thule 人是挪威人來到此地時所遭遇的人,而挪威人稱呼這些人叫 skræling

最後,與伊努特人較相關的 Thule 人,或稱為原始伊努特人 (proto-Inuit),是現代伊努特人的遠祖

他們在西元 1000 年阿拉斯加的沿岸發展,並向東擴張至加拿大,於十三世紀進入格陵蘭的地區,他們取代了原本存在的 Dorset 人

Thule 這個名稱是格陵蘭西北部的一個地名,在 1953 年之後改稱為 Qaanaaq,根據考古研究,Thule人與伊努特人在生物學上、文化上及語言上有關連

證據顯示,Thule 人 (及少數的 Dorset 人) 曾經與維京人接觸過,這些維京人約在十一世紀抵達了加拿大的沿岸;到了十八世紀,他們與歐洲人的接觸變頻繁

受到小冰河時期的影響 (1650年至1850年),Thule 人的族群分離,演變成現今的愛斯基摩人及伊努特人 

 以上是維基百科所提供的資料,而博物館中伊努特人夏季居住的帳篷屋,就是屬於 Thule 時期的

結束了這趟雨中散步,又得努力的走向那超級上坡回到 YH,因為這城鎮高低起伏的地形,讓我再也不想出門了

在午餐的時間裡,稍為的跟另一位來自德國的背包客聊了一下,他也認為西西米特真是一個冷清的地方

據他說,很多場所在星期天是不營業的,實在是誇張,儘管星期天是晴朗的好天氣

我無聊的在房間裡,似乎只能睡覺,即使下午二點多,雨終於停了,但天空仍是陰陰的,我也不想再挑戰超級上坡

等到了四點,只好再度花錢去上網 (再重複一次,YH 的管理者只在下午四點之後出現)

這裡的電腦,就比伊盧利薩特的要好多了,還是宏碁的喲,台灣之光

Windows 7 的電腦是有好用多了,網路速度還算可以,就是這貴得嚇嚇叫的費用令人不習慣

傍晚,我到鄰近的 Arctic Circle Viewpoint 看看景色,因為位於高處,可以看到機場那頭的高山以及西西米特的海岸

如果天氣是晴朗的,那風景應該挺不錯的

就可惜我在西西米特的這二天,竟然全都是下雨天,掃興到了極點~~

 

相關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qqaq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qqaq_culture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rset_culture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ule_people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ule

http://en.wikipedia.org/wiki/Qaanaaq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red 的頭像
    Fred

    旅行は私の人生なのだ

    F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