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純粹是我個人數次國外旅行時的感想


早期的航空,對於行李的限制較寬鬆,但是現在都有一定的要求

以經濟艙而言,如果不想付昂貴的行李托運費,只能夠攜帶一件大型行李 (Check-In Luggage)、一件手提行李 (On-Board Luggage) 以及一個手提袋或小型相機包。

我們所能夠考量的裝備,又大致可分為行李箱、登山背包 (含一般後背包)、側背包及相機包。究竟選用什麼樣的裝備,可以讓旅行是舒適的,有時候得試用看看才知道,以下則是我個人的感想及分析:

 大型行李是「大型行李箱」

我想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以大型行李箱進行旅行,行程安排上永遠都要把旅館當成行程的第一站,放下行李之後才開始遊走。

正因為要放下行李,因此手提行李的選擇較多

  • 1) 最早期,我曾經試過布質的旅行袋
    雖然可以側背及後背,但其實這些號稱可以後背的旅行袋,並沒有想像中的舒適及便利
    此外,就是容量稍為小了一點。
    我帶著這款旅行袋旅行了一個月之後,旅行袋已有些受損,不是很耐用的理想型式。
     
  • 2) 後來,也就是截至目前為止,我選擇的是可拖曳、可後背的行李箱
    行李箱比旅行袋耐用,但是後背一樣不是很舒服,只是可以拖著走,因此還算是理想
    然而,它也不是完全沒缺點,最大的缺點恐怕是它的重量,一般而言,都約有 2.5 ~ 3.2 公斤左右
    如此一來,便會排擠到我們可以攜帶物品的數量 (及重量)
    手提行李多半限重 7 ~ 8 公斤,有的航空公司可以容忍 10 ~ 12 公斤
    在扣除行李箱本身的重量之後,你會發現自己不能帶太多物品,不然很容易超重
    儘管航空公司目前還沒有很嚴格的量秤手提行李的重量,但仍然要自我控制一下
    P.S 我從澳洲出境時就曾被量過手提行李的重量,單件似乎不能超過 10 公斤的樣子

  • 3) 還沒實驗過的,也就是下次旅行我打算嘗試的,32L或25L的登山後背包
    我稍為看過 32L 登山包的尺寸,大概是手提行李尺寸的上限
    容量應會比旅行袋大,等同於行李箱的容量,但是沒有行李箱的重量。
    如果擔心安全性,我覺得 Pacsafe 的背包算是理想的,只是不好找而已。 

假如你可以接受手提行李不要塞太多物品,儘可能控制在限重的範圍之內,可拖可背的行李箱也還算是不錯,款式選擇也多。

接下來,應該是相機包的選擇,相機包的部份,因為不能挑大尺寸的 (會被當成手提行李,算一件),大概只能選一機二鏡的相機包;當然,如果你沒有要帶太多攝影器材,一機一鏡的相機包會更輕便。

一機多鏡的部份,你可能就要犧牲掉手提行李的選項,以攜帶物品的容量來看,不是很理想的選擇。

還有另一種攝影背包,儘管容量比一機多鏡的相機包來得大,但我個人認為把相機及鏡頭放在背包的底部是很不安全的放置方法。

除了上述三件裝備,你可能還會需要一個逛街用的小包包,可能用來放旅遊書、資料或一些小物品

中小型的側背包應該算是較理想的選擇

而如果你需要帶比較多的東西,基本上中型登山背包可能比大型的側背包來得理想。

(不選用小型登山包,是因為中型登山包容量稍大,並且也不影響到攜帶的便利性,既然都要背背包,背中型的跟背小型的並沒有差別,買一個中型登山包就可以符合各種需求)

所以總結來說,大型行李箱、可拖可背的登機箱 / 32L或25L登山背包、一機二鏡的相機包,再加上一個中小型側背包或是中型登山包,應該可以應付大部份的國外旅行。

如果你的手提行李選用的是登山背包,又需要再一個登山背包供你遊玩用,可以將遊玩用的登山背包壓扁、塞在大型行李箱裡。

中型側背包也是如此,放在大型行李箱或登山背包裡,要用的時候再拿出來的。

 大型行李是「大型登山背包」

唯一會遇到這種情況的,就是你的行程無法將旅館當成第一站,必須帶著全部的家當走。

我只有去北海道旅行時嘗試過一次,比如從釧路一路玩到川湯,從旭川一路玩美瑛、美馬牛、富良野,住宿都是在當日行程的最後,因此就得很刻苦的背著全部行李走。

既然會選擇大型登山背包,就是要機動,所以登機行李箱,包括旅行袋、中型登山背包,就完全不能考慮了

(你沒有兩個背可以同時背二件行李;用手提,保證累死你;用拖的,就要祈禱路況良好)

那麼,除了相機包之外,唯一符合機動性旅行需求的裝備,大概只剩下側背包,這時候就可以考慮大型側背包,以求在最便利的狀態下攜帶最多的物品。

不過我必須要說,背後背一個大登山包,側邊背一個相機包,前面再背一個大型側背包,根本是聖鬥士才會做的事情。

在去北海道旅行一次之後,我之後所有的國外旅行,全都將旅館排在行程的第一站,還是放下行李再逛景點比較舒服~~

 以上僅供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